之前说到,芝士回爷爷家过春节了,然后就一直在家宅着。
1.打开微信,然后点击右下角的“我”标签,在打开的页面中点击“设置”菜单项。
2.在打开的设置页面中,点击“通用”菜单项。
3.点击“辅助功能”菜单项,选择“微信运动”,点击“停用”即可。
然后,今天早上一大早,芝士妈就打电话来了,问芝士怎么昨天才走了几百步路,是不是光躺着了。(那不是必然的吗……)
当芝士跟朋友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引起了极大的共鸣
朋友A:之前还没离职的时候请病假去面试,结果一不小心微信步数7000多步,被同事和领导看到了。回去之后领导就找谈话了。(省略无数吐槽领导的话……)
朋友B:刚开始的时候身体不舒服步数少了,有人来关心一下感觉还挺好的,结果没完没了了,步数多了2000步就要问跟谁出去玩了,感觉都没有自己的个人隐私了。
确实,在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是什么?其实微信运动暴露自己的行踪都还不算什么,毕竟不想别人看到可以选择不参加排行或者不与他(她)排行,实在不行还可以直接设置”仅聊天”。
更可怕的事情是,我们在进入App时、登录网站时……所有的操作都会被记入大数据中,甚至于我们的职业、收入、家庭状况都被推算了出来,就比如说芝士从来没有在朋友圈看到过豪车的广告。
再比如大家之前一直在说的美团、携程等App”杀熟”事件;我们进入购物软件时的推荐页;甚至有的时候跟朋友刚在微信说到了个人隐私,打开内容平台就会被推送有关隐私问题的文章……生活在大数据时代下的我们,实在是太透明了。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大数据是科技发展的结果,它给我们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多便利,比如智能家居、导航地图、电子医疗档案……我们不可能只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而弃用,只能希望在未来科技更加发达的时代中,能够在这一方面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投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haimei.wang/131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