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难一直都是大多数人的痛点,因为飞机一旦在空中发生问题,一般都难以安全落地,前段时间坠毁的MU5735航班亦是。在救援人员搜寻过程中的每一个消息都牵动着千万国人的心,当指挥部宣布机组人员全部遇难的消息时更是让人心碎,期间引起了一部人对坐飞机的恐惧感。

由此也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对飞机失事的讨论,有些人认为在出事的时候乘客可以寻找其他方式逃往,而航空公司也应该对此有所准备,但事情似乎没那么简单。那么飞机失事时,为什么航空公司宁可机毁人亡赔偿几十亿,也不让乘客跳伞求生呢?

一、从航空公司的角度看
1.运营成本的考量
根据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的飞机每飞行10亿公里的死亡率仅有0.05,每飞行百万小时的死亡人数也仅有0.00597,而中国飞机失事的概率比国际上的还要低得多。在2001年至2005年之间,我国民航每百万小时发生空难的概率不足0.74,而2006年至2010年里,每百万飞行小时的事故率更是低于0.3。

由此可看出,飞机发生空难的概率是极低的,坐飞机也是相对安全的。实际上发生空难的概率仅为1/4700000,这相当于在一年之内发生三次空难的概率仅为1/1.03亿。所以说航空公司可能会把关注点移到飞机的维护上,而非是飞机失事过后的各项物资准备。
众所周知,跳伞需要具备跳伞环境,还有配备专业的跳伞设施,高空跳伞尤为考验装备的质量。突破吉尼斯跳伞高度记录的阿兰·尤斯塔斯从40000米高空上跳下来所需要的装备造价直逼宇航服,所以说要是飞机上为每一位乘客都配备跳伞装备的话是怎样一个惊人的数额。

除了设备的成本之外,飞机的飞行成本也会由此增高,跳伞设备的重量会给飞机带来负担,影响飞机的飞行。就算是航空公司购置了跳伞设备,乘客也未必愿意承担相应的费用,毕竟飞机失事的概率较低,很多人还是不愿意白花钱。

2.不易维护舱内秩序
一般我们在视频中看到跳伞人员在跳伞之前都需要将滑翔机飞到一定的高度,而直升机构造相对较小且比较简单,所以跳伞时对人们的阻碍较小。客机本身的职能就不是为跳伞设计的,就算乘客顺利跳出机外,也有可能会被强大的气流吸进发动机里,亦或者是直接撞在机翼上。
在高空中,飞机内外的压力差异是很大的,若贸然打开飞机舱门,在还没准备好的时候就已经被吸出机外了。这时候还可能造成一种情况,那就是原本飞机有可能死里求生,但因为这些操作造成舱内外失压,让原本有可能安全着陆的飞机失去了生的机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况且要是有这种跳伞的可能性,相信很多乘客在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会想到的是逃亡,这会让乘客无比躁动,机组服务人员根本就无法维持机上秩序,最终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比如机组人员与乘客可能会造成冲突,亦或者是大家争先抢后地抢夺物资,最终一片狼藉,这于航空公司而言也是不好的一面。
二、从乘客的角度看
1.高空不具备跳伞的条件
从人体的结构上来看,高空是不具备跳伞条件的,因为我们在出机舱的那一刻,自身的人体器官就已经被机外强大的压强给压迫着了。那时候的人体基本上无法自由活动,甚至还会有高空失温的情况产生,想要在此情况之下成功跳伞,绝对是不可能的。

另外想要安全跳伞,就需要一个合理的跳伞环境,首先飞机应该处于稳定的状态,然而失事飞机是不可能达到平稳状态的。而且飞行高度不支持跳伞,一般情况下的跳伞高度为500m-1500m,但飞机的飞行高度一般有10000米,温度、空气等都是很大的挑战,甚至就不可能支持跳伞。
看到这里有些人就摆出事实,表示有数据表明民航出现事故主要是在起飞和着陆阶段,就高度来看是符合跳伞高度的。实际上在这种低空飞行的情况下更加难以实施跳伞行为,因为飞机在高速度飞行的情况下的可操作性空间较小,飞机下坠的时间更快,等人们反应过来,估计飞机已经着陆了,所以说还是缺乏飞行条件。

2. 跳伞着落点不可预测
若我们侥幸能跳伞生还,那么接下来还要考虑一个着落点的问题,跳伞的着落点是不可预测的。我们都知道跳伞需要找一个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也要具备较为宽广的视野,以此来规避风险。

当我们情急之下从客机上跳下来之时,根本就没有考虑底下的情况。或掉进大海里被淹死或成为鱼类的失误,或掉在山上可能被撞击而亡,或掉进一片雪域,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亦或者掉入深山野林里,没有生活物资,最终埋于其中。这些情况的发生都有着很大的可能性,我们的人身安全也不能完全被保障。

3. 跳伞需要专业知识予以支撑
平常人要尝试跳伞就必须要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的认知,而且一般人的身边都会有一个教练陪着,即使是在教练陪同的基础之下还是会有一定概率出现事故。由此看来,跳伞不是看似的那般简单,需要配备整套流程的专业知识,包括离开飞机时的操作、自由降落的时间,以及降落时的动作要领等都需要人们掌握。
所以说跳伞不仅仅考验人的身体素质,还考验人的心理素质,空难发生时,可能大部分人都是慌张的。在这种情绪之下,若想让乘客时刻记住跳伞要领并实施好,那个可能性也非常小的。

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就能知道要想让乘客在飞机失事的时候跳伞求生基本上不大可行。其一是没有跳伞条件与设备,其二是生还的几率比较低,其三是比较考验人的心理及身体素质,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如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及机舱的秩序维护等。
说到这里,我们应该也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危险时刻的跳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而且我们也应该减少对乘坐飞机的恐惧心理,因为飞机失事的概率是非常低的,我们还是可以照常出行。对于航空公司宁可赔钱不可让乘客跳伞求生这件事,你怎么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宅妹网立场,如有侵权即删除,站长QQ:192398865:https://zhaimei.wang/255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