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1岁的周璇从香港返回上海,次年她应邀拍摄电影《和平鸽》,周璇是红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影星,电影公司希望能够借周璇的名气将反映新中国风貌的电影顺利推广出去。但就在拍摄过程中,周璇突发精神疾病,经医院诊断后确认为精神分裂,1957周璇在上海逝世,享年38岁。为什么一代影星会在其黄金年龄时段突发精神疾病,周璇的一生又是怎样的呢?
一、周璇的早年生活
1920年,周璇出生于江南水乡常州的一户苏姓人家,苏家为书香世家,其父苏调夫毕业于金陵大学,后成为一名牧师,其母顾美珍则在常州当地医院内担任护士长。而周璇原名苏璞,其父母取“璞”字当做周璇的名字,璞为宝玉尚未雕琢之前的称呼,而这个名字也寄托了周璇父母对其的殷切希望。但好景不长,在周璇3岁时,她被抽大烟的舅舅拐卖到了一户王姓人家并改名王小红,后来王氏夫妇离异,周璇又被倒卖到上海周文鼎家,自此改名为周小红。
周文鼎亦是一个吸食鸦片的“瘾君子”,也因此周家多次濒临破产,狠毒的周文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竟想出了要把年幼的周璇卖到青楼的想法,也幸亏其养母对小周璇心存善念才没有使周文鼎得逞。但眼看周家是无法继续生活下去了,年幼的周璇在1931年偶然加入了由“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黎锦晖所创办的明月歌舞团,当时的明月歌舞团可谓是盛极一时,就连聂耳也在里面负责小提琴的演奏工作。

明月歌舞团的创始人黎锦晖
可能是因为年纪小也可能是因为天赋出众,黎锦晖对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十分疼爱和欣赏,他把“周小红”改名为周璇,取由周璇演唱的《民族之光》里的“与敌人周旋于沙场之上”歌词。1932年周璇因原本主演歌舞剧《特别快车》的王人美未能按时参演而临时顶替其担任主角,没想到却在登台表演后大受欢迎,而《特别快车》后来也被录制为光盘,成为周璇演艺生涯当中的第一张唱片,自此周璇可以说是正式踏入演艺界了。

文章饰演的聂耳
二、周璇的演艺生涯
周璇在明星歌舞团内结识了比她大八岁的严华,1934年初,周璇在严华的推荐下进入了新华歌剧社,在这里周璇将获得更为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机会。在歌剧社里,周璇参加多次歌唱演出,名气也越来越大,上海数家知名广播电台诸如“友联”、“青鸟”等也纷纷邀请她前往录制歌曲。同年周璇受邀参加上海各家电台联合举办的歌星比赛,年仅15岁的周璇与白虹、汪曼杰名列前三名,比赛主办方称赞周璇的嗓子“如金笛沁入人心”,而周璇“金嗓子”的名号也就由此而产生。

著名歌星白虹
作为歌手的周璇被誉为是中国流行音乐歌唱者的先驱,这是历经数十年的检验后所得到时代和人民公认的说法。周璇虽然运用的是传统的民族音乐发声方法,但她却创造出一种自然不做作的唱法,如同日常会话一般,令人十分舒适而且亲切。曾有一位与周璇合作过的演员讲过,把这种会话式的演唱方法带到舞台上并用嘴唇紧紧贴近话筒歌唱的方法就是周璇创造的,而这种做法在几十年后被一代歌后邓丽君所传承并发扬光大,而且逐渐成为今日流行音乐的主流唱法。
1937年,已经在歌手界如鱼得水的周璇开始参演电影,她主演了由上海明星影业公司拍摄的反映社会底层人物的《马路天使》,周璇不仅担当女主角,还亲自演唱了电影的两首主题曲《四季歌》和《天涯歌女》,由此周璇一跃成为上海滩为数不多的歌、影两栖明星,而《马路天使》不仅成为了周璇演艺事业上的一个巅峰,也斩获了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以及中国电影世纪奖优秀影片奖。1941年周璇被评选为继胡蝶之后的新一代“电影皇后”,但她却谦虚的辞去了这项荣誉。

《马路天使》
1944年周璇主演电影《红楼梦》并扮演林黛玉一角,该电影也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被介绍至日本的电影。1946年周璇移居至香港,在那里她继续出演电影《长相思》,并于1947年演唱了日后流行于海内外的《夜上海》。“夜上海”一歌更是成为了民国时期上海风花雪月的象征,被今日的许多影视剧用作剧中歌曲。
原创文章,作者:宅妹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haimei.wang/255446.html